前段时间,滴滴宣布北京地区起步价有不同幅度上涨。早晚高峰时期,起步价涨了一元。原意是为了吸引更多滴滴司机进行平台接单,增加客流量。但近日被曝出,即使滴滴采取这样的提价措施,仍然难以抵消拥堵带来的损失。
滴滴叫车难,一直是北京上班族日常通勤的痛点。根据此前滴滴发布的价格调整说明,调价之后,早晚高峰和夜间打车会更贵,但是在平峰期更便宜。
司机高峰时段不愿拉客
北京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5个区域,时间段则划分为早高峰、普通时段、晚高峰、夜间等四个时间段,实行差别计价。本意为提高司机入驻平台概率,但损失消费者也是明显事实。有人做过测试,三公里以内,滴滴快车收费超过出租车,7-10公里中距离价格也超过出租车价格。对客户来讲,滴滴是既打不上车而且车费也贵的存在。但在滴滴司机的眼中,受晚高峰道路拥堵的限制,调价给晚高峰带来的收益变化微乎其微。甚至在晚高峰时期,堵车厉害的话,收益还会降低。
抽成高还仍在亏损?
滴滴打车的抽成是非常高的,调整价格后,以一单乘客花费金额为23.35元为例,而司机收到的金额则为18.31元。滴滴公司从这一单中抽取了5.04元。从另一个层面上看,当前滴滴面临的盈利压力有增无减。滴滴作为国内网约车巨头,即使抽成的利润如此之高,也仍然在持续亏损。据报道,2019年2月,一份滴滴出行内部流传的财务数据显示,公司2018年亏损109亿元。堵车问题对滴滴司机来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,很多滴滴司机选择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去郊区接人,这样可以减少堵车时间,从而在一定时间内赚到更多的钱。